經(jīng)紀人:布先生13711028288
易中天,1947年生,
湖南長沙人,1981年畢業(yè)于武漢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并留校任教?,F(xiàn)任廈門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他長期從事文學、美學、歷史學等多學科和跨學科研究,央視《百家講壇》“開壇論道”的學者,其主講的“漢代人物風云”、“易中天品三國”系列首播即獲熱評。2007年,易中天以680萬元的版稅收入,榮登“2007第二屆中國作家富豪榜”第3位,引發(fā)廣泛關注。
中文名: 易中天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湖南省長沙市
出生日期: 1947年(丁亥年)2月8日
職業(yè): 作家,教育家
畢業(yè)院校: 武漢大學
主要成就: 榮登2007第二屆中國作家富豪榜
代表作品: 《易中天品三國》、《我山之石》
職務: 名師學院 領域?qū)W院院長
星座: 水瓶座
合作伙伴: 康飛翔
血型: B型
職務: 名師學院 領域?qū)W院院長
人物簡介易中天,著名作家、學者。
1947年出生于湖南長沙,6歲隨其父易庭源來到
湖北武漢,并在武漢開始接受教育,在武漢度過小學、初中、高中時期,后來因為“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活動,到
新疆支青數(shù)年。
各種各樣的易中天(19張)1977年恢復高考后,考入武漢大學文學院文學碩士專業(yè)。
1981年畢業(yè)于武漢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并留校任教,現(xiàn)任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長期從事文學、藝術、美學、心理學、人類學、歷史學等研究,著有《美學思想論稿》、《藝術人類學》等著作。撰寫出版了“易中天隨筆體學術著作·中國文化系列”四種: 《閑話中國人》、《中國的男人和女人》、《讀城記》和《品人錄》。
2005年起開始在CCTV-10《百家講壇》節(jié)目里講解歷史,品評“漢代風云人物”,因其白話式的幽默分析,受到追捧。
2006年開始制作《易中天品三國》,一舉成名?!度?lián)生活周刊》封面標題,而享有了“學術超男”的稱號。
2007年11月,在
上海出版了新書《帝國的終結(jié)》,同年榮登“2007第二屆中國作家富豪榜”,引發(fā)廣泛關注。2008年,與《百家講壇》再度攜手合作《先秦諸子·百家爭鳴》。
2010年被環(huán)球日報推為與郎咸平、韓寒、戴旭、時寒冰、牛刀、袁騰飛等人為“中國十大直言君子”
易中天先生對當代人影響最大的便是《品三國》,他以獨特的見解和思維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個不同于過去觀念上的人物,擺脫了人們傳統(tǒng)平庸的認識。他最大的魅力不僅在于此;他新穎的見解在學術界乃至當今不同年齡群體中引起了強烈反響。周蓮琴女士稱他是一位真實客觀生動反映歷史的史學家。
2013年 隱居江南某鎮(zhèn),潛心寫作《易中天中華史》。
人物年表1947年
1947年2月8日出生于湖南省長沙市。6歲時隨父母親從長沙遷居武漢,先后在武漢閱馬場小學、華師一附中分別度過小學和中學時光。
1965年
高中畢業(yè)的易中天受蘇聯(lián)小說《勇敢》的影響,自愿報名支援新疆,從那時起,在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農(nóng)八師一五O團工作、生活了10年。
1975年~1978年
1978年
適逢國家恢復研究生招生,易中天經(jīng)過3個月的備考,考取武漢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專業(yè)研究生,師從于著名魏晉南北朝文學及唐宋詩詞專家胡國瑞。
1981年
易中天從武漢大學畢業(yè),獲文學碩士學位。按照當時的規(guī)定,易中天必須回原單位——新疆烏魯木齊鋼鐵公
百家講壇(5張)司子弟中學工作,經(jīng)導師胡國瑞向當時的武漢大學校長劉道玉力薦,提出人才難得,要求挽留,劉道玉隨即找當時的教育部部長,明確要求破格留任易中天,于是通過校方、教育部與新疆自治區(qū)政府的協(xié)商,劉道玉答應以當年分配5個本科畢業(yè)生到新疆作為把易中天留下的交換條件,最終由教育部專門下文批準,易中天才得以留在武漢大學任教。留校不到一年,易中天被提拔為武漢大學中文系副主任。由于體制原因,易中天在武漢大學任教的十年時間里,盡管受到學生的歡迎,但遲遲評不上副教授,科研經(jīng)費申請困難重重,一家人也常年蝸居在面積僅10平米的簡陋住房內(nèi),迫于學術發(fā)展及生活壓力的考慮,只能先這樣了。
1991年
易中天選擇了離開武大,去了廈門大學。
易中天著有《美學思想論稿》、《藝術人類學》等著作,并撰寫出版了“易中天隨筆體學術著作·中國文化系列”四種:《閑話中國人》《中國的男人和女人》《讀城記》和《品人錄》。
2005年
開始在CCTV-10百家講壇節(jié)目里講解歷史,因其白話式的幽默分析,受到追捧。最新著作《帝國的惆悵》和《易中天品評漢代風云人物》。
2006年
開始制作《易中天品三國》,一舉成名。因《三聯(lián)生活周刊》封面標題,而享有了“學術超男”的稱號。
2006年
2006年5月22日,他的《品讀三國》書稿在
北京舉行了“無底價競標”,這在國內(nèi)出版界還是頭一遭。
2007年
2007年12月,在上海出版了新書《帝國的終結(jié)》。
被評為武漢大學第五屆杰出校友。
2008年
和百家講壇再度攜手合作,錄制播出《先秦諸子·百家爭鳴》,共36集,分成《實話孔子》、《儒墨之爭》、《儒道之爭》、《儒法之爭》、《前因后果》、《繼往開來》六個部分,以孔子和儒家思想為重點。以饗觀眾朋友、讀者和他的‘易酚’即‘粉絲’們。
2009年
再度和百家講壇攜手合作,錄制節(jié)目。
2010年
2010年3月,寫書《書生傻氣》
2013年
2013年,潛心創(chuàng)作《易中天中華史》,5月《易中天中華史:祖先》《易中天中華史:國家》率先上市。
《易中天中華史:祖先》
《易中天中華史: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