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播種,種子放置田間時間過長,播種地管理工作較麻煩。因此,生產(chǎn)上也采用層積催芽法。

在晚秋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背風向陽處挖坑。坑寬1~1.5m,深在地下水位之上,凍層之下,大約1m,坑長視種子數(shù)量而定。坑底可鋪1層石礫或粗沙,約10~20cm厚,坑中插1束草把,以便通氣。將消毒后的種子與濕沙混合,放入坑內,種子和沙體積比為1∶3或1∶5,或1層種子1層沙交錯層積。每層厚度約為5cm左右。沙子濕度以用手能握成團、不出水、松手觸之即散開為宜。裝到離地面20cm左右為止,上覆5cm河沙和10~20cm厚的秸稈等,四周挖好排水溝。翌年3月取出種子直接播種。 
干藏的種子播種前40天左右,用80℃的溫水浸種后混濕沙催芽,當裂嘴種子數(shù)達30%以上時即可條播。
常見蟲害危害欒樹常見的害蟲有:欒多態(tài)毛蚜、杧果蚜、欒樹氈蚧、棗大球堅蚧、zhu砂葉螨、桑褶翅天蛾。

對于欒多態(tài)毛蚜,可在初春欒樹萌發(fā)幼葉時噴施10%吡蟲啉可濕性顆粒2000倍液進行防治,也可在其發(fā)生期噴施1.2%苦煙乳油1000倍液、3%高滲苯氧威乳油3000倍液或1.2%煙參堿800倍液進行防治;如果有杧果蚜發(fā)生,可噴施10%吡蟲啉可濕性顆粒2000倍液進行防治;如有欒氈蚧發(fā)生,可噴3%高滲苯氧威乳油3000倍液進行殺滅;如有棗大球堅蚧危害,可在其初孵若蟲期噴灑15%吡蟲啉微jiao囊懸干劑2000倍液或95%蚧螨靈乳劑400倍液進行防治;對于朱zhu葉螨,可在早春發(fā)芽前噴3至5波美度石硫合劑,消滅越冬螨體,危害期噴施1.8%愛福丁乳油3000倍液進行防治;如有桑褶翅天蛾發(fā)生,可噴灑Bt乳劑500倍液或20%除蟲脲懸浮劑7000倍液防治幼蟲。
欒樹蚜蟲:
為害欒樹的嫩梢、嫩芽、嫩葉,發(fā)生嚴重時樹梢、葉上布滿蟲體,嫩葉皺縮成團,嫩梢彎曲不長,并有大量分泌物。

1、生活習性:
一年發(fā)生多代,以卵在芽縫、樹皮裂縫等處越冬,次年4月欒樹發(fā)芽時越冬卵孵化,若蚜棲息在芽縫處為害。4月中旬形成無翅雌蚜,開始胎生小蚜蟲。4月下旬出現(xiàn)有翅蚜,擴散為害,4月下旬至5月份為害嚴重。

2、防治方法:
(1)于若蚜初孵期開始噴灑蚜虱凈2000倍液等吡蟲啉類藥劑。
(2)于初發(fā)期及時剪掉樹干上蟲害嚴重的萌生枝,消滅初發(fā)生尚未擴散的蚜蟲。
(3)注意保護和利用瓢蟲、草蛉等天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