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神農本草經》:氣味苦甘寒,有小毒,主寒熱出汗。
《本草拾遺》:桑葉、汁,主霍亂腹痛,吐下,研取白汁,合金瘡。又主小兒吻瘡,細銼大釜中,煎取如赤糖,去老風及宿血。椹,利五藏關節(jié),通血氣。
《日華子本草》:暖,無毒。利五藏,通關節(jié),下氣,煎服。除風痛出汗,并撲損瘀血。春葉未天,枝可作煎酒服,治一切風。
《開寶本草》:霜后葉煮湯,淋渫手足,去風痹殊勝。
《本草經疏》:《本經》無氣味。詳其主治,應是味甘氣寒性無毒。甘所以益血,寒所以涼血,甘寒相合,故下氣而益陰。是以能主陰虛寒熱,及因內熱出汗。其性兼燥,故又能除腳氣水腫,利大小腸。原稟金氣,故又能除風。經霜則兼得天地之清肅,故又能明目而止渴。發(fā)者,血之余地,益血故又能長發(fā),涼血故又止吐血。合癰口,罨穿掌,療湯火,皆清涼補血之功也。
《本草綱目》:桑葉乃手、足陽明之藥,治勞熱咳嗽,明目長發(fā),止消渴。
《本草蒙筌》:采經霜者煮湯,洗眼去風淚殊勝。鹽搗敷蛇蟲蜈蚣咬毒,蒸搗罯撲損瘀血帶凝。煎代茶,消水腫腳浮,下氣令關節(jié)利;研作散,湯調。止霍亂吐瀉,出汗除風痹疼。炙和桑衣煎濃,治痢諸傷止血。
《本草備要》:甘寒,手足陽明之藥。大腸、胃。涼血刀斧傷者,為末,干貼之妙。燥濕,去風明目。采經霜者煎湯洗眼,去風淚;洗手足,去風痹。桑葉、黑芝麻等分,蜜丸、名扶桑丸,除濕去風,烏須明目。末服止盜汗,嚴州有僧,每就枕,汗出遍身,比旦,衣被皆透,二十年不能療。監(jiān)寺教采帶露桑葉,焙干為末,空心米飲下二錢,數(shù)日而愈。代茶止消渴。
《本經逢原》:桑葉清肺胃,去風明目。取經霜者煎湯,洗風眼下淚。同黑芝麻蜜丸久服,須發(fā)不白,不老延年?!侗窘洝费猿疅岢龊?,即《大明》蒸熟搗盦風痛出汗之謂。煎飲利五臟,通關節(jié)下氣。煎酒服,治一切風。桑根燒灰淋汁,與石灰點面上風,滅痣,去惡肉。
《本草崇原》:《夷堅志》云:嚴州山寺有一游僧,形體羸瘦,飲食甚少,每夜就枕,遍身汗出,迨旦衣皆濕透,如此二十年無藥能療,期待盡耳。監(jiān)寺僧曰:吾有藥絕驗,為汝治之,三日宿疾頓愈,其方單用桑葉一味,乘露采摘,焙干碾末,每用二錢,空腹溫米飲調服?;蛑瞪B鋾r,干者亦堪用,但力不如新采者,桑葉是止盜汗之藥,非發(fā)汗藥?!侗窘洝飞w謂桑葉主治能除寒熱,并除出汗也??秩苏`讀作發(fā)汗解。故表而明之。
《本草求真》:清肺瀉胃,涼血燥濕,去風明目,《圣濟錄》治吐血不止,晚桑葉焙研,涼茶服三錢,只一服止,后用補肝肺藥?!肚Ы鸱健分晤^發(fā)不長,用桑葉、麻葉煮泔水沐之,七次可長數(shù)尺?!都啞分物L眼下淚,用臘月不落桑葉煎湯,日日溫洗,或入芒硝。扶桑丸除風濕,烏須明目,用黑芝麻同桑葉等分為丸。震亨曰:經霜桑葉研末,米飲服,止盜汗。
《得配本草》:甘,寒。入手足陽明經。清西方之燥,瀉東方之實。去風熱,利關節(jié),疏肝,止汗。得生地、麥冬,治勞熱。配生地、阿膠,治嗽血。肝燥者禁用。
《本草經解》:桑葉氣寒,秉天冬寒之水氣,入足太陽寒水膀胱經;味苦甘有小毒,得地中南火土之味,而有燥濕之性,入手少陰心經、足太陰脾經。氣味降多于升,陰也。
太陽者,行身之表,而為一身之藩者也,太陽本寒標熱,所以太陽病,則發(fā)寒熱。桑葉入太陽,苦能清,甘能和,故降寒熱。汁者,心之液,得膀胱氣化而出者也,桑葉入膀胱而有燥濕之性,所以出汗也?!?/p>
《本草新編》:桑葉之功,更佳于桑皮,最善補骨中之髓、添腎中之精,止身中之汗,填腦明目,活血生津,種子安胎,調和血脈,通利關節(jié),止霍亂吐瀉,除風濕寒痹,消水腫腳浮,老男人可以扶衰卻老,老婦人可以還少生兒。…桑葉采葉如茶,種大者第一,再大者次之,再小者又次之。與其小,無寧大也。過大,則止可煎湯以入藥,有堪為丸散矣。洗目,宜取老桑葉,自落者無用矣。
《本草分經》:苦甘而涼。滋燥涼血,止血去風,清泄少陽之氣熱?!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