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標志牌顏色的基本含義
1. 紅色:表示禁止、停止、危險,用于禁令標志的邊框、底色、斜杠,也用于叉形符號和斜杠符號、警告性線形誘導標的底色等。黃色或熒光黃色:表示警告,用于警告標志的底色
2. 藍色:用于表示指令、遵循,用于指示標志的底色:表示地名、路線、方向等的行車信息,用于一般道路指路標志的底色
3. 綠色:表示地名、路線、方向等行車信息,用于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指路標志的底色。
4. 棕色:表示旅游區(qū)及景點醒項目的指示,用于旅游區(qū)標志的底色
5. 黑色:用于標識的文字、圖形符號和部分標志的底色
6. 白色:用于標志的底色、文字和圖形符號以及部分標志的邊
7. 橙色或熒光橙色:用于道路作業(yè)區(qū)的警告、指路標志
8. 熒光黃綠色:表示警告,用于注意行人、注意兒童警告標志交。

道路交通標志牌的主要作用有:
1、提供道路信息,起到道路語言作用。
2、指揮控制交通,保障交通安全。
3、指路導向,提高行車效率。
4、為交通管理部門提供執(zhí)法依據(jù)。
交通標志牌國家標準設置要求

1、交通標志的設置應綜合考慮、布局合理、防止出現(xiàn)信息不足或過載的現(xiàn)象。信息應連接,重要的信息宜重復顯示。
2、交通標志一般情況下應設置在道路行進方向右側或車行道上方;也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設置在左側,或左右來兩側同時設置。
3、為保證視認性,同一地點需要設置兩個以上標志時,可安裝在一個支撐結構(支撐)上,但最多不應超過四個;分開設置的標志,應滿足禁令、指示和警告標志的設置空間。
4、原則上要避免不同種類的標志并設。解除限制速度標志、解除禁止超車標志、路口優(yōu)先通行標志、會車先行標志、停車讓行標志、減速讓行標志應單獨設置;如條件受限制無法單獨設置時,一個支撐結構(支撐)上最多不應超過兩種標志。標志板在一個支撐結構(支撐)
并設時,應按禁令、指示、警告的順序,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排列。
5、警告標志不宜多設。同一地點需要設置兩個以上警告標志時,原則上只設置其中最需要的一個。
熱轉印金屬標牌的制作工藝
基紙的處理->印刷保護層->印刷圖案層->印刷發(fā)光層->印刷覆蓋層->印刷膠粘劑層->干燥->包裝。
1)保護層。采用300目絲網印刷一遍透明熱轉印油墨(如果油墨黏度過大,可以采用稀釋劑稀釋到合適的黏度),將整個圖案全部印刷透明油墨,主要是用來保護圖案層,使圖案具有耐磨、耐洗、耐化學藥品性,而且起到定位圖案作用。采用自然晾干或低溫烘干即可。
2)圖案層。圖案層采用熱轉印彩色油墨印刷一遍即可,所用的絲網目數(shù)為300目,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用稀釋劑來調節(jié)黏度。印刷的次序主要依據(jù)是顏色由深到淺。注意定位準確,以免再印刷發(fā)光圖案時偏位。采用自然晾干或低溫烘干即可。
3)發(fā)光層。將發(fā)光材料與透明熱轉印油墨按1∶1配制成發(fā)光油墨,用稀釋劑調節(jié)黏度。 采用100~200目絲網印刷,印刷的次數(shù)根據(jù)發(fā)光亮度來確定,發(fā)光亮度高,印刷次數(shù)多,發(fā)光亮度低,印刷次數(shù)少,一般印刷二遍即可滿足要求。采用自然晾干或低溫烘干即可。
4)覆蓋層。由于采用了發(fā)光材料印刷圖案,必須在圖案后印刷白色反光層以增加個性化的效果。我們采用白色熱轉印油墨在整個圖案上用涂有印刷保護層的網版印刷一遍覆蓋層。采用自然晾干或低溫烘干即可。
5)黏合劑層。最后用100~200目絲網印刷一遍熱熔膠粘劑層,要保證覆蓋整個圖案。主要是用來粘接圖案與布料。采用自然晾干或低溫烘干即可。
6)標牌的包裝。將干燥后的熱轉印標識用包裝膜包裝后平整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