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按溫度進行分類
根據高分子PTC材料的組成不同,自控溫加熱電纜分為低溫型和高溫型兩類。 市場上常見的有以聚烯烴為基材的65℃溫度等級的加熱電纜和以含氟材料為基材的110℃和150℃加熱電纜。此處的溫度等級定義為加熱電纜所能有效應用的環(huán)境溫度(MAXIMUMPIPE MAINTENANCE TEMPERATURE)。也可以理解為電纜能夠長期穩(wěn)定應用并產生有效加熱功率輸出的環(huán)境溫度,超過規(guī)定溫度等級,一方面由于電阻增高,電纜本身的輸出功率很小,實際加熱效率很低。
自控溫電伴熱方案主要通過自控溫電伴熱帶完成。自控溫電伴熱帶由導電塑料和2根平行母線加絕緣層、金屬屏蔽網、防腐外套構成。其中由塑料加導電碳粒經特殊加工而成的導電塑料是發(fā)熱核心。當伴熱帶周圍溫度較低時,導電塑料產生微分子收縮,碳粒連接形成電路使電流通過,伴熱帶便開始發(fā)熱;而溫度較高時,導電塑料產生微分子膨脹,碳粒逐漸分開,導致電路中斷,電阻上升,伴熱帶自動減少功率輸出,發(fā)熱量便降低。當周圍溫度變冷時,塑料又恢復到微分子收縮狀態(tài),碳粒相應連接起來形成電路,伴熱帶發(fā)熱功率又自動上升。
蒸汽伴熱與電伴熱方案的比較
電伴熱技術在火電廠的保溫防凍應用中。具有發(fā)熱效率高、安裝簡便、質量可靠及使用壽命長(通常為20a)等優(yōu)勢。但采用自控溫電伴熱技術的一次性投資較蒸汽伴熱方案高,這是目前我國電廠尚未普遍采用電伴熱技術的主要障礙之一。本文著重從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2方面以火電廠1000m長儀表管線防凍伴熱(維持溫度為5-10攝氏度)采用蒸汽伴熱和電伴熱方案為例進行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