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極限工作溫度與較強工作溫度 細心人會看出矛盾:為什么一會兒說A級的極限工作溫度為105℃,一會兒又說A級的一般允許工作溫度是90℃呢?這與測量方法有關。不同的測量方法,其反映出的數(shù)值不同,含義也不一樣。 1、溫度計法其測結果反映的是繞組絕緣的局部表面溫度。這個數(shù)字平均比繞組絕緣的實際達到上限溫度即“最熱點”低15℃左右。該法最簡單,在中、小電動機現(xiàn)場應用最廣。對低電阻繞組,此法比電阻法準確。由于水銀溫度計在交變磁場中會因渦流損耗發(fā)熱,故在交流電動機中使用酒精溫度計。 2、電阻法 其測量結果反映的是整個繞組銅線溫度的平均值。該數(shù)比實際上限溫度按不同 的絕緣等級降低5~15℃。該法是測出導體的冷態(tài)及熱態(tài)電阻,按有關公式算出平均溫升。 3、埋置檢測溫度計試驗時將銅或鉑電阻溫度計或熱電偶埋置在繞組、鐵心或其他需要測量預期溫度上限的部件里。其測量結果反映出測溫元件接觸處的溫度。大型電動機常采用此法來***電動機的運行溫度。在100~200℃范圍內(nèi)銅或鉑電阻溫度計較準確,而熱電偶不常用 。

三、溫升與氣溫等因素的關系
由于各地各時的環(huán)境溫度不相同,因此必須規(guī)定標準的環(huán)境溫度。我國早期設計的電動機均采用35℃,而從1965年后設計的J2、JO2和Y系列電動機則用40℃。對于正常運行的電動機,在額定負荷下其溫升應與環(huán)境溫度的高低無關,且當環(huán)境溫度低于40℃(或35℃)時,其運行溫升也不允許超出銘牌額定值。如一臺正在運行的A級絕緣電動機,當環(huán)境溫度降到10℃時,并不意味著溫升允許擴大到80℃。有人認為只要繞組溫度不超過規(guī)定的90℃即可。這不全對,如負荷未增加,而溫升達到80℃,這說明電動機本身出了故障。

額定負載下運行的電動機溫升是否與氣溫等因素毫無關系呢:不!是稍有影響的。 1、氣溫下降時,正常電動機的溫升會稍許減少。這是因為繞組電阻R下降,銅耗減少。溫度每降1℃,R約降0.4%。 2、自冷電動機的環(huán)境溫度每增10℃,則溫升增1.5~3℃。這是因為繞組銅損隨氣溫上升而增加。氣溫變化對大型電動機和封閉電動機影響較大。 3、空氣濕度升高10%,因導熱改善,溫升可降0.07~0.38℃,平均為0,19℃。 4、海拔以1000m為標準,每升100m,溫升增加溫升極限值的1%。
